根據海關統計數據,今年1—11月,成都海關駐瀘州辦事處完成兩稅(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入庫共9.3億元人民幣,接受申報進出口報關單5369份,監管進出口貨物總量25.9萬噸,監管外貿進出口集裝箱20949個標箱。再加上同期辦理的二次轉關貨物和“蓉關多點”通關量,今年前11個月,瀘州港外貿進出口總量達36.3256萬噸,集裝箱30265標箱。
  據港口方面的統計,2012年,瀘州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348萬噸,占全省的30%;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3.5萬標箱,占全省港口的84.6%。
  這組數據透露出的是瀘州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勢頭。2007年到2012年的五年間,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增長了20倍。通過多年的擴容、擴建,“天府航運首港”瀘州港已具備了服務成都、服務四川經濟的能力。
  擴容擴建 不斷提升港口軟硬設施
  冬季晴朗的天空下,碧綠的長江水從瀘州港集裝箱碼頭蜿蜒而過,向東流去。與安靜沉謐的江水不同,港口邊卻是一派火熱的場景,除了橋弔機繁忙將集裝箱依次弔運裝車,另一邊散貨滾裝碼頭也正在加緊完善中。“明年兩個分別長225米和228米的散貨滾裝碼頭將投入使用,在豐水期和枯水期都能保證正常運作,將大大提高港口貨物裝卸效率。”項目負責人指著施工現場向記者介紹。
  目前,港口具備6個3000噸級多用途直立式泊位和1個商品車滾裝泊位,具備120噸重大件裝卸作業能力;港區實行24小時作業,採用內河港口最先進的集裝箱管理系統,配備車載無線終端,實現了作業智能化、實時化和無人化;集裝箱列車可以直接開進港口堆場,在長江沿線集裝箱港口中率先實現鐵水聯運無縫對接;全省第一個水運開放口岸,成自瀘赤、川黔、瀘渝等高速公路在港區附近交匯,形成繞城高速……
  “自2003年整飭一新的瀘州港正式開港,我們一直在不斷完善港口的軟硬設施條件。”港口管理公司負責人介紹道,通過不斷續建、擴建,港口條件日趨完善,年吞吐能力日益提高,位於川滇黔渝交界處的瀘州港的區位優勢效應和戰略地位得以重新審視。
  據悉,在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聯合編製的《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佈局規劃》中,我國將形成長江幹線、西江航運幹線等級航道網和28個主要港口的佈局。在四川省,瀘州港是唯一入列“28港”名單的港口。同時,由於瀘州境內“長江黃金水道”流程達136公里,瀘州港也是全省唯一的國家二類水運口岸。
  對接合作 建成都經開區配套合作園區
  在四川長通港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洪禹看來,港口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其繁榮程度是一張“晴雨表”,可以檢驗當地的物流產業發展情況。目前,瀘州港已吸引了丹麥馬士基、法國達飛等30餘家世界級海船公司前來中轉集裝箱。
  坐擁四川第一大港,自然要善加利用。今年,圍繞“六個突破、四年翻番”的奮鬥目標,瀘州作出建設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港口對產業和城鎮的支持帶動作用。瀘州龍馬潭區委書記、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黨工委書記鄭蓉介紹說:“瀘州港將依托這個全國獨一無二的優勢,進一步打通中國西部的出海大通道,走出一條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之路。”
  擁有西部地區東進長江、南下出海最為便捷的通道,10月15日,瀘州也成為全國99個“物流園區佈局”城市之一。
  積極主動與成都展開對接與合作成為瀘州發展臨港產業物流園區重要戰略部署的第一步。記者瞭解到,瀘州經濟開發區專門設立了瀘州—成都經開區對接辦事處,派幹部到成都經開區掛職鍛煉。
  “通過加強兩地合作,讓因受土地資源和企業入駐投資回報率等限制無法入駐成都經開區的部分配套企業,入駐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努力把‘臨港產業物流園區’建設為 ‘成都經開區配套合作園區’。”鄭蓉表示,瀘州市、龍馬潭區還將大力支持成都物流企業在瀘州港建立“分撥中心”, 增加兩地貨物對流量,減少返空成本解決物流量不對稱的“蹺蹺板”問題。 本報記者 張渝 李穎 攝影 謝明剛  (原標題:擴容擴建發揮港口優勢 加強成瀘經濟對接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z69qzhed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